栏目分类
陕西蓝田:青年学子送军粮
发布日期:2025-07-05 21:10    点击次数:125

转自:陕西省退役军人事务厅

六月骄阳下,秦岭北麓的麦田翻涌金浪。80余名青年学子弯着腰,将沉甸甸的麦穗割下并捆紧——这些麦粒即将跨越3000公里,成为新疆戍边战士的军粮。

这些粮食不仅是劳动的成果,更凝聚着青年学子与老区人民对边海防战士的崇高敬意和深切关怀。

麦田课堂,镰刀挥出国防教育课。“手腕压低,下镰要快!”6月13日,来自西安外国语大学日文学院的青年学子,在田间地头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劳动实践。活动现场,由经验丰富的老农担任老师,耐心地向学子们传授收割技巧。学子们虚心学习,很快掌握了要领,穿梭在麦秆间,将汗水挥洒在这片土地上,用实际行动诠释着对国防事业的支持与热爱。

薪火相传,“最后一碗米”的新时代注解。西安外国语大学90余名英文学院学生在秦岭脚下百亩军粮田中俯身劳作。他们积极参与军粮种植和收割,并将收割下来的稻米作为军粮送往边海防部队,通过种军粮、收军粮、送军粮的实际行动来致敬戍边卫士,诠释和弘扬“南泥湾精神”。据悉,此次活动是蓝田县退役军人事务局会同西安春风文化工作室、西安外国语大学、蓝田县前卫镇组织开展的以“我为边海防部队送军粮——来自秦岭脚下的军民鱼水情”为主题的“爱国拥军心向党青年学子收军粮”活动,同时,西安外国语大学将麦浪合作社作为劳动教育实践基地进行挂牌。

基地挂牌,百亩沃土育鱼水新篇。今年5月,同样的麦田迎来升级时刻——蓝田县首个“送军粮劳动实践基地”正式挂牌。活动现场,在秦岭脚下100多亩的种军粮实践基地里,80多名师生满怀热情地投身劳动实践,他们手持工具,认真地清除田间杂草,不放过任何一个角落。同时,师生还观摩了无人机为小麦撒药的过程,现代科技与传统农业的完美结合让他们沉浸式感受到了科技赋能农业生产的独特魅力。学生纷纷表示,通过这次活动深刻体会到了守护军粮、保障国防的重大责任,明白了每一粒粮食都来之不易,应该好好珍惜。

在蓝田县这片被学子汗水浸润的土地上,每一粒麦子,都是学子写给戍边战士的家书。当麦穗低头时,恰似军民相携的脊梁,一幅幅画面,勾勒出“最后一碗米,送去做军粮”的时代新章。



Powered by 大小快三app下载 @2013-2022 RSS地图 HTML地图